杂话“格物致知”
2023年08月12日
作者:周泽鹏律师

在《仁者爱狗吗》一文中我说到“格物致知”是在“物”和“人”之间划一条线,使“人”从万事万物中独立出来,这是人文觉醒、人格独立的开始,因这一“人格”之知,世界上最可宝贵的生灵出现了!传说中的伏羲一画开天地,我料想说的就是这层意思。

 

所谓人文觉醒,全靠人的自觉,也在于人的自我坚持。因为人、物同源而生,稍不留神人格的独立意识就会丧失,而迷于物欲。所以儒家的《大学》说要正心、诚意、修身,时时警醒,勿使人格物化。正心诚意,换句话说就是专心致志,莫要心有旁骛,看到精彩的世界就心猿意马。从而达到“知止而后定”的状态(佛教所说“禅定”可能也类似于此),从而宠辱不惊,不因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变色,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,是大英雄自本色,为真豪杰自风流。

 

修身需要一定的形式(仪式),修身修得好的就变成了超凡入圣的圣人,修身方式渐渐演变为文化的内容。文化者,人文化成之义,就是人文意识的外化模式。比如衣食住行的模式,就有服饰文化、饮食文化、建筑文化、礼仪文化。修身的形式一多了,人们慢慢就看得眼花缭乱,到后来只见形式,忘了形式背后的寓意了。形式受到热捧,人们开始认为得到这种形式就拥有做人的全部意义,衣食住行都不甘人后,殊不知修身的形式也是人格之外的“物”,不是人之根本。因此佛教传入中国后,重提“明心见性”,提出放下“形式”的羁绊(拘泥、执著、屠刀),格物致知,重见人性的光明(立地成佛)。晋代陶渊明的“此间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”就是“得意忘象,明心见性”的表达。

 

人性既然本乎自觉,仅此一念,与外界的事物毫无关系,就应当不受制于外物。此身本无物,何处惹尘埃?所以不管前面是鲜花掌声还是风刀霜剑,于人的本身没有任何增益或者减损。这就是但丁说的——走自己的路,让别人去说吧。

 

走自己的路,让别人去说吧,会不会变成我行我素呢?当然会。光是修自身,可以我行我素,若是修他人则不能我行我素。那该怎么做呢?道家说“道法自然”,儒家说“循循善诱”,其实说的是一样的方法,就是因势利导。我们都知道的“大禹治水”,就是因势利导,民性若水,所以齐家治国平天下,应当效法“大禹治水”。这也就是文化的教育功能和方式方法,观乎人文而化成天下,先修身后化别人,就像佛教也是先渡自己再渡别人。

 

渡的方法可能因人而异,因此实际上没有定方,总之是因材施教,因势利导。但目标是一致的,所谓殊途同归。这个目标在儒道释三家分别表述为入圣、得道、成佛。其实都是“格物致知”,在于彰显人性的本来光明。

 

方法因人而异,又可以殊途同归,所以文化有差异,却没有高低之分,是平等的。人人可以选择、坚持走自己的路(这就是自由的含义)。但目标必须“止于至善”,不能有侵犯别人的恶行。如何保障平等、自由而制止侵权呢?法律因此应运而生。法律通过宣告人权、规定权利边界(定分)、制止和惩罚侵权(止争),来实现平等、自由的目标。呵呵!(2015年)